時間:2019-11-09 點擊: 次 來源:農財寶典 作者:滿幫 - 小 + 大
自非洲豬瘟在我國發生以來,冷鮮肉和凍肉的調運出現數倍乃至十數倍的增長,而活豬調運也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下降,我國豬肉的消費習慣或許將因非洲豬瘟迎來一次較為明顯的改變。 從公路貨運平臺滿幫公開的數據來看,自2018年8月非洲豬瘟以來,隨著禁運政策的實施,我國生豬調運量出現連續下跌,2018年12月,非洲豬瘟封鎖地區開始大量解封,1月份繼續有大量的地區集中解封,長期壓欄再加上春節臨近,生豬調運在1月份出現了293.5%的瘋狂增長。 2019年春節過后,我國的生豬調運量又開始快速增長,與這段時期各地搶豬和拋售有關。8月,生豬調運量出現大幅度下滑,也正是這個月,豬價開始快速大幅度上漲,說明8月生豬存欄量已經非常之少,從之后幾個月上市公司的出欄量來看,也印證了出欄量銳減的事實。 非瘟發生以前,豬肉冷鮮肉的調運量是非常少的。非瘟以后,2018年9-12月則出現瘋狂的增長,這與生豬調運和鼓勵調肉政策密切相關,此時凍肉也有較大幅度增長,但是從傾向來看,似乎消費者更傾向于冷鮮肉。而2019年2月春節以后,冷鮮肉和凍肉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。但2019年8月凍肉同比增長136%,環比上漲8.1%。 那么豬肉冷鮮肉調入多的是哪些城市呢?從數據來看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重慶、寧波調入量最多,而臨沂這個曾經的生豬調出大市,豬肉冷鮮肉調入量占到了第六名。豬肉冷鮮肉調出最多的則是河南,河南冷鮮肉出港貨運量占豬肉冷鮮肉出港總量的24%,云南冷鮮肉出港貨運量占比11%,排名第二,湖北占比7%,排名第三。 |
|
建議使用1440*900分辨率瀏覽